小朋友参观“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厅。杜建坡摄
黄河象头骨化石。杜建坡摄
妈妈带着孩子参观古爬行动物展厅。杜建坡摄
【资料图】
背靠天坛公园,面朝天桥艺术中心,一座“山”字形米黄色建筑安静地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这就是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博物馆,其前身是1951年4月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馆内收藏30多万件标本,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包括古生物、动物、植物、人类四大内容板块,生动展示地球变迁和生命起源、发展的全景图,让观众感受自然之美、造物之奇。
探寻远古生物奥秘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馆徽上,有一个“长脖子大块头”的剪影,它是井研马门溪龙。身长26米的它,脖子长度占身体的一半,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脖子占比最长的恐龙。
走进古爬行动物厅,井研马门溪龙骨架格外引人注目。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杨静介绍,井研马门溪龙生活在1.5亿年前,是侏罗纪晚期的植食性恐龙,由于身躯庞大、行动迟缓,长长的脖子能帮助它减少身体移动,高效地获取树叶等食物。
在井研马门溪龙这个“大块头”身旁,身长约6米、站起来约2米高的许氏禄丰龙只能算“小个子”。虽然貌不惊人,许氏禄丰龙却有“中国第一龙”的美称,它是由中国科学家自主发现、研究并命名的第一具恐龙。1939年,古生物学家、北京自然博物馆首任馆长杨锺健在云南禄丰发掘出恐龙骨架化石,1941年将其命名为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生活在2亿多年前,是目前已知中国境内生存时代最早的恐龙之一。1958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三枚古生物纪念邮票,其中一枚是许氏禄丰龙的骨架和复原图,这是全世界第一枚恐龙邮票。
展厅里还能看到世界上最完好的恐龙蛋窝、岩层双面都有恐龙脚印的化石板等,它们记录着恐龙族群的生存印迹,唤起人们对这些古老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遐想。
古哺乳动物厅以暖黄色为背景色,这是古哺乳动物化石原始埋藏地层中的岩石颜色。这个展厅里也有一大一小两种“明星动物”。
大的是黄河象。上世纪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黄河象,它生活在200万年前,学名叫师氏剑齿象。剑齿象是一种已灭绝的古象,其化石仅见于亚洲和非洲,大多是头骨或牙齿等局部的化石。1973年,甘肃省合水县出土了一具世界上迄今所见最完整的剑齿象骨骼化石,除了尾骨之外,其他部分都保存完好,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缺失。因其出土地位于黄河流域,被称为黄河象。展厅里展示了黄河象头骨化石,从它宽阔的方脑门、3米长的象牙来判断,这是一头公象。
小的叫中华侏罗兽。它生活在1.6亿年前(晚侏罗世),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人类也属于真兽类哺乳动物,因此中华侏罗兽可以说是人类的老祖宗。”杨静介绍,2009年科研人员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中华侏罗兽化石,这一发现为哺乳动物起源和演化史研究树立了新的里程碑。科学家研究认为,中华侏罗兽体形很小,身长仅10厘米左右,体重可能只有10克。从细长的手指指节推测它应该会爬树,大部分时间待在树上,以躲避食肉恐龙的攻击。展厅里陈列着中华侏罗兽标本复制品和3D打印的中华侏罗兽复原模型,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它的可爱模样。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厅展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等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丰富多彩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壮美的远古海洋生物复原景观等令人大饱眼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告别古生物的旧影,走近奇趣多彩的现生动植物。
“神奇的非洲”展厅采用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将地面地形与背景画自然衔接,展现出旷远而又逼真的非洲原野景观:当狮子凶悍捕猎时,长颈鹿在附近的溪边饮水;草原狒狒偷走一只鸵鸟蛋,擅长奔跑的鸵鸟紧随其后、穷追不舍;夜晚的原野并不宁静,王猎豹将捕获的猎物挂在树梢,却引来斑鬣狗的围堵……
“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收藏着一份来自新西兰坎特伯雷国家博物馆的珍贵礼物——中国国内现存唯一的恐鸟标本。恐鸟是新西兰特有的大型鸟类,虽名为鸟,却不会飞翔。新西兰广阔的森林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恐鸟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一夫一妻制”的恐鸟伴侣相伴终生,雌性恐鸟每次只产一枚蛋。然而,随着人类登岛定居,恐鸟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它们成为人类猎杀的目标。大约两百多年前,世界上最后一只恐鸟被猎杀,这一物种由此消亡,如今人们只能通过标本来了解恐鸟的样貌。
走进“植物世界”,植物家族亿万年的绿色史诗铺展在眼前。这一展厅通过大量植物化石标本和植物复原景观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诞生、演化的过程以及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与自然界的朋友们打过照面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呼之欲出,观众可以在“人之由来”展厅寻找答案。展览分为“认识你自己”和“现代人之由来”两部分,用标本、图板、投影等多种手段,讲述人类进化的故事。这里展出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化石,包括元谋人的胫骨化石。生活在距今100万年以上的元谋人,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古人类。1965年,科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两枚人类门齿化石。1984年12月,北京自然博物馆野外考察队在元谋人牙齿化石出土地附近发现了一段元谋人左侧胫骨骨干化石。科学家根据这段胫骨化石测算出元谋人的身高大约在123.6-130.4厘米之间。
趣味科普深受欢迎
自然博物馆关注地球上的生灵万物,揭示大自然的奇妙,格外受孩子们喜爱。在“植物世界”展厅,记者看到北京育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学习植物的妙用:香料、染料、油料、药材、食物……“植物不会说话,但用处可真不少!”孩子们赞叹不已。
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说,根据青少年的兴趣和需求,北京自然博物馆设立了探索自然奥秘的互动体验空间,策划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快乐体验中亲近自然、学习知识。
走进“恐龙公园”互动体验区,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在这里,可以看到庞大的峨眉龙躲在树林中,高高抬起脖子啃食蕨类植物顶端的嫩枝,它肚子下面还有一只小小的盐都龙在躲避食肉恐龙的侵袭;翼龙在天空中悠然地滑翔,俯视着地面上的恐龙争斗;马门溪龙摆动着蟒蛇一样的长脖子,似乎想吓退敌人……
“我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让这些恐龙不只会摇头摆尾、张牙舞爪,还会做眨眼、喘气等细小动作,显得更加逼真。”杨静说。
北京自然博物馆还设有“探索角”实验活动区和科普教室,连续多年开展“自然学堂”“实验乐翻天”等科普活动,以互动教学、动手实验、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科研的兴趣,学习探索自然奥秘的方法。
“大朋友”可以参加哪些活动?“赛先生来了”是北京自然博物馆推出的展厅互动式解说活动,通过专家讲解和触摸、观察、肢体互动等方式,让观众对自然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了全面利用博物馆资源、错时服务公众,每年暑期,北京自然博物馆都会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包括表演、有奖竞猜、亲子互动等内容。2022年“博物馆之夜”推出“博物夜谈——这里是北京”专题,邀请学者大咖畅谈北京的自然风物,并在抖音等平台实时直播,吸引了许多观众收看。
北京自然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展览多次走出国门,“中国恐龙展”曾先后在新加坡、日本、瑞典、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地展出,取得良好反响。
“自然的内涵和外延很大,未来的自然博物馆不能仅停留在生命科学领域,还要和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相融合。”张玉光说,北京自然博物馆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进一步做好标本收集整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充分运用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本报记者 朱金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11日 第 07 版)
责编:侯兴川
小朋友参观“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厅。杜建坡摄黄河象头骨化石。杜...
1、山西中能蓝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02月01日在晋城市工商...
1、要找出嘴唇变白的原因,首先要排除一些急性休克和循环系统的一些...
据新华社,作为香港知名商会组织,香港中华工商总会近日为其上海代...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智,李泽森近期对云海金属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
云岩区:强化“所地”联动共创禁毒示范城
1、首先写上感谢老师的话,再是针对孩子考试成绩做个总结,分析。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水稻育秧时节,在贵州省黔东南州...
国盛金控日前披露2022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 94亿元,同...
4月9日,安徽阜阳。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名刚刚剖腹产的女子遭到丈...
直播吧4月10日讯阿根廷豪门纽维尔老男孩官推更新社交媒体动态,晒出...
南阳光阴阳光罐、天地方地方阳光亮动南阳光,久富阳光亮,天下雪花...
为了缅怀、祭奠、追思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烈精神、进一...
对此,日本厚生劳动省也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包括对数字化工资账户...
2023年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办期...
对于旅游市场来说,大学生“特种兵式旅行”成风潮,无疑是一波积极...
4月8日,以“鲅鱼礼俗·传承孝道”为主题的“青岛2023第十九届沙子...
米勒还在发布会上称,美军最终将把所有军事基地移交给阿富汗军队。
斗罗大陆有第三部,《斗罗大陆第三部》》是行龙创作的网络小说,发...
1、█大拇指:据古罗马文献记载,将戒指戴在此指可助你达成心愿,迈...
4月7日,位于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的吾尚食品有限公司邀请全国数十家...
日前,中国浙江省留学生金某在泰遭绑架不幸遇害。驻泰国使馆高度重...
张大千笔下的“松下高士”与徐悲鸿的“双马驰原”英国牛津阿什莫林...
4月9日起,上海警方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砺剑2023”第四次集中清查...
西蒙尼:英超裁判的判罚更动态化,西甲球员一倒地裁判就吹停比赛,英...
机构投资者青睐哪些基金?近日,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全部披露,...
2023年1月,美国犹他州42岁男子迈克尔·海特枪杀了自己的妻子、他们...
中钢网其他新闻资讯频道提供钢材行业其他新闻资讯,中钢网-免保证金...
1、原来是说在神仙宫里有人举办一个节日,看看谁是前十二个到的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