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药明生物股价重挫背后:大股东提前减持出逃?新增项目锐减与行业内卷
来源: 新浪网      时间:2023-06-21 13:58:15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药明生物股价重挫背后存在三重压力,其一,医疗行业投融环境遇冷压力传递至CXO行业,公司新增项目锐减;其二,同行竞品韩国大厂三星生物通过低价策略获得较多订单,公司遭遇行业内卷;其三,随着新冠病毒走向低水平流行阶段,公司新冠业务将出现大幅调整。大股东似乎早已感受到公司压力,年初已通过配售方式进行大额减持。

近日,港股CXO龙头药明生物股价遭受重挫。截止6月20日收盘,股价大跌17.02%,跌至38.75港元/股。

药明生物昨日举办投资者开放日活动。据悉,此次活动透露相关业绩,药明生物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扣除新冠项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公司业绩指引维持原预期全年同比增长30%,扣除新冠项目同比增长 60%。

投融市场趋冷?新增项目锐减

药明生物一体化生物药合同研究、开发及生产组织CXO业务模式(平台),自发现和临床前阶段起持续赋能客户,从而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建立优势,最终推进优秀项目至后期阶段直至商业化生产。而能够前瞻性反映公司业绩未来增长潜力的指标为综合项目、在手订单等经营数据。

然而,此次公司交流会透露出关键指标,新增项目数出现锐减。

截至2023年5月31日,药明生物共有项目613个,2023年前五个月新增25个综合项目,而2022年前四个月新增47个项目,数量出现大幅下滑。再往前追溯,2020-2022年,药明生物当年新增项目数量分别为103个、156个、120个。可以看出,自2022年后,公司新增项目数量出现下滑态势。


公开资料显示,6月20日,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在投资者开放日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25个项目,低于往年四五十个项目的预期水平,其中中国项目占比不足两成。

“中国(医药行业)确实处在寒冬,如果说美国像放菜的冰箱(冷藏),中国就是冻肉的冷冻箱。”陈智胜表示,上半年在欧洲、美国考察,明显感觉到欧美医药市场正在恢复,而中国还需要时间,预计明年此时可以回暖。今年争取全年新签项目达80个以上。

医药领域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较为依赖资金驱动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投融资市场的景气度直接与CRO\CDMO企业订单息息相关。换言之,如果医疗投融资市场遇冷,传导到下游就是CRO\CDMO等企业订单下滑。

事实上,自2021H2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资本市场短期面临流动性收紧压力,医疗投融市场遇冷,2022年全球医疗投融资下滑35.53%。

IQVIA Institute曾发布《Global Trends in R&D 2023》年度报告指出,2022年生物医药投资放缓,但2022年整体水平仍然高于2019年。分区域看,美国2022年融资水平下降39%,较19年升高25%;欧洲2020年融资水平是19年的两倍,近两年下滑,2022年融资金额78亿美;中国2022年融资水平下降59%,较19年下降11%。


来源:IQVIA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总计1516起,同比2021年降低37%。投融资金额总计1231亿元,同比降低48%。平均单笔金额为0.81亿元,同比降低18%。据医药魔方数据,2022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额为393亿元,同比下降36%,从2022年7月~12月来看,投融资额度和数量实际上依旧是下行趋势。

行业内卷与去新冠业务冲击

另药明生物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同时遭遇行业内卷与后新冠时代去新冠业务双重冲击。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韩国CXO大厂三星生物上演降价抢单,加速扩大产能。近期,其拿下跨国药企巨头辉瑞价值4亿美元的生物类似药代工生产大单,备受关注。

竞对三星生物2022年业绩大爆发,据悉,2022年,三星生物收入为23.3亿美元,同比增长91%,经调整净利润6.2亿美元,同比增长78%,在手订单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三星生物强劲的业绩主要受益于2022Q4的爆发,单季度实现营收8亿美元。三星生物计划于2024年初开始在第4工厂内进行ADC药物生产。

对此,陈智胜回应称,公司新增的6个后期项目都是三星以20%、30%的低价想抢的项目,但低价并不是决定因素,重点是客户认可公司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业务加持下,公司2022年业绩较为靓丽。由于在国内外广泛承接疫苗生产、中和抗体等新冠项目,过去两年新冠项目为药明生物贡献了可观的收益。据统计,药明生物已生产超过3000公斤抗新冠中和抗体和数亿剂新冠疫苗,去年,新冠项目贡献收入约32亿元,占同期收入之比超20%。

2022财年年报,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人民币152.69亿元,同比增长48.4%;毛利67.24亿元,同比增长39.2%;经调整纯利为50.53亿元,同比增长47.1%,基本每股盈利为1.06元。此外,集团于2022年度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

随着新冠病毒走向低水平流行阶段,新冠业务显然不具备可持续性。3月23日,CXO(医疗研发外包)赛道公司药明生物召开业绩说明会,公司对外表示,“因为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新冠订单不会有增长,我们预计2023年新冠项目收益将显著下降,2023年新冠项目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有可能会低于5%。到2024年,这块收入可能就没有了,所以我们的聚焦点还是放在传统业务,即非新冠业务上。”

大股东也在逃跑?

可以看出,药明生物遭遇新增项目锐减、行业内卷及去新冠业务三重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生物业绩放缓信号或早已显现。

一方面,药明生物2022H2数据显示,净利润18.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9%,环比下降26.3%。这似乎是公司业绩疲软的前瞻性信号。从净利润增速看,2017年至2021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9.1%、149.6%、60.8%、66.6%、100.6%。而2022年,净利润增速急速放缓,增速降至30.45%。


在公司业绩承压之际,公司大股东也在年初做出了减持的动作。

1月17日,药明生物公布主要股东WuXi Biologics配售5600万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的1.3%,配售价为每股71港元,较药明生物上日收市价73.9港元,折让3.9%,套现近39.8亿港元。配售完成后,WuXi Biologics持有的公司股权将由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14%减少至13.82%,将继续为公司主要股东。

需要指出的是,药明生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李革博士控制Biologics Holdings已发行股本约19.66%,控制Biologics Holdings股东大会55.03%的表决权。

据统计,自2017年12月14日抛出首份配售议案开始,一直到本次配售减持。由药明生物实控人李革控制的Biologics Holdings共抛出13次配售计划,累计套现8.37亿股,套现金额总计约达773.17亿元。


来源:公开信息

资料显示,药明生物于2017年6月13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当时作为主要股东的Biologics Holdings持股比例一度高达73.55%。Biologics Holdings的持股比例也或从73.55%大幅降至本次配售后的13.82%。

(责任编辑:刘海美 )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